本文翻译自设计师Pendar Yousefi 的文章。原文链接
google翻译的即时相机翻译和实时会话功能永远会让用户感到惊讶。除了让人惊叹的天性之外,它们也有非常有用的实际功能,帮助语言学习者、学生、游客和各种需要打破语言藩篱的人。
问题
然而在现实中,许多用户并不知道这些功能的存在。在我们做用户调查访谈时,发现许多用户询问是否可以实现我们已经有的功能。后来经过一项研究与调查,我们发现38%的用户并不知道我们有这些功能。
初次尝试
起初我们认为是由于这些功能的入口太小太隐蔽了,因此我们把它们变大,让入口更加引人注目。我们尝试了使用新的UI来做到这一点。
出乎意料的是,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。相机和实时翻译功能的使用率反而下降了。 当我们深入研究时,发现许多用户忽略了主要操作界面下面那一堆五颜六色的东西,由于我们曾经在这块区域展示推广广告,用户通常认为这里是不重要的。
回到界面上
因此我们问自己,我们怎样才能最小程度地改变当前用户已经熟悉的界面,让这些功能更加清晰地展示呢?我们调整了图标,添加了文本标签,并且将语音功能分成两个重要但相互独立的功能:听写和会话。
这个方法起了作用!所有功能的使用率都增加了,尤其是手写功能,使用率上升了25%! 我们甚至看到某些用户发微博称赞这些新功能,尽管它们已经存在好几年了!
改进会话功能的UI
我们没有就此止步。在Google翻译中,我们一直想着如何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。我们希望可以把会话功能的UI做的更加简单直观。
在旧的Google翻译UI中,分别使用了三个按钮,左右两侧的按钮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语言,中间的麦克风用于一些智能识别的场景,最大程度的减少用户的额外输入,能够识别用户是否在讲话,使用什么语言,以及何时停止并启动翻译。
当这个神奇的麦克风工作时,一切都显的十分自然,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语言,识别的准确率将大幅降低,但是由于在UI上十分强调“Magic mic”,以至于用户会忘记还有其它的更准确输入方式(使用两边的语言按钮)。当一些用户遇到使用上的问题时,会放弃这个功能,使用其它的输入方式。
继续改变
我们始终在思考,如何对交互进行改进,使用户体验更加直观。
我们通过改变两侧按钮的形状以及颜色使其更加直观,同时,我们也保留的中间的麦克风按钮,但不再像之前的版本里过分的强调,并添加了一些文字描述信息作为辅助。
同时,我们也与硬件团队合作,使其能够适配“PixelBuds”,我们对交互进行了轻微的调整。例如当Pixelbuds链接时的UI展示。我们的天才设计师liuliu,通过用户研究发现,在对话的过程中,万事开头难,往往对话的开始有时会令人非常尴尬,她设计了一组破冰界面,通过视觉交互的方式,使用户更好的完成破冰的过程。
通过我们对交互以及相关技术的改进,谷歌翻译的使用量得到了显著的增长,当然,我们不会停止探索,会继续的扩展新的特性,并使谷歌翻译更易使用。